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部门全力推进“十四冬”保障工作
“十四冬”脚步日益临近,生态环境部门环境质量保障各项工作正在以更快步伐、更大力度向前推进。
为迎接这场冬运盛会,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全面加强组织领导,2023年4月即协调推动15个委办厅局以及赛区相关盟市政府加入“十四冬”筹备委员会环境治理部,细化成立综合协调、督查督办、监测预警、保障服务、应急处置、保障专家等6个专项工作组;制定印发《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环境治理部工作方案》,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实施;并与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签订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议,强化跨省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筹备工作启动以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已先后召开3次厅党组会议、6次专题会议,对“十四冬”环境治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有效保障了各项任务扎实深入推进。
强化赛前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累计完成赛区相关盟市1426家工业企业、11.37万散煤用户、389处工地和建设裸地、258家核技术利用单位摸底排查以及70家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单位环境状况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实施台账化管理,要求限期整改。同时,深入推进工业、燃煤、机动车深度治理,完成工业炉窑升级改造14台,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60台,清洁取暖改造10.31万户,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中重型柴油货车5200台,完成18家企业粉状物料堆场全封闭改造,对389处工地和建设裸地全部采取了苫盖抑尘措施。
提升空气质量监测预报能力
着力强化监测工作检查指导。2023年10月以来,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积极深入赛事相关盟市开展调研指导,组织技术人员从10大类114个方面对赛区空气质量监测站点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所有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监测数据真实有效。
加快启动空气质量监测预报。2024年1月12日起,组织呼伦贝尔、赤峰、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分站开展“十四冬”保障区域空气质量预报,每日评估赛场空气质量状况,会商预测未来7天赛区所在城市、旗县大气污染趋势,提出污染管控建议,并编制报送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专报,为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供科学参考。
进一步完善赛事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赛区、扎兰屯赛区各新建空气自动监测站1个,在赤峰市喀喇沁赛区建设临时环境质量数据监测站1个,租用可移动走航车监测设备两套。其中,海拉尔赛区监测站点已建设完成,喀喇沁赛区部分设备已投入使用。赤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志敏说:“目前,其中一套租用设备已于1月5日进入赛区并安装调试成功,可实时监测喀喇沁赛区环境空气中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等6项污染物变化情况,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准确对赛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预测和预警。赛事期间,我局将在赛区外围开展环境空气质量基本污染物走航监测,为当地提供全面、准确的空气质量信息。”
加大督导督办工作力度
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环境质量保障督导帮扶工作的通知》,成立3个由副厅长任组长的督导帮扶组,从2023年9月起,每月对各盟市环境保障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情况进行包联督导帮扶。同时,建立任务落实调度、督办工作机制,协调成立由自治区公安厅、住建厅、能源局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3个督查督办组,重点检查赛区相关盟市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目前已完成1轮督查检查。
建立健全赛时指挥体系
编制《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手册》,明确现场指挥部工作流程,细化环境监测预报业务会商和决策会商流程、应急措施启动流程以及执法督查流程,确保赛时各项管控措施启动及时、切实有效。赛区各相关盟市还同步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完成了沙盘推演和应急演练。
下一步,自治区生态环境部门将进一步完善环境治理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协调,提高环境监测和应急响应处置能力,担当作为、全力以赴,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十四冬”环境质量保障任务,为精彩圆满办好“十四冬”贡献应有力量。